close
如果是現在的我,回答這問題,答案跟七年前的我(88年大三時)
一定是不同的,試著回想當時的情形:
當時大學生的社團情況是比現在熱門許多(別懷疑課外組助教說的),
當時所謂的大學三學分-學業、愛情、社團。由此可知,
社團在大學地位如何,一進輔大剛報到完,就被我姐拉去她們社團活動
(我姐是輔大廣告大我二屆),還沒上課的我第一次參加他們的活動,
是覺得新鮮有趣的,但是活動結束完後,我姐就告訴我,
影响我大學一生的一件事,叫我別參加她們社團,因為她有認識的人,
當時同心救生社的社長,希望我能去參加這個社團,
就這樣經過"高人"引見,加入了這個社團。
大一時,因為高中迷上了攝影玩單眼相機,所以進來就安排我當攝影組
的組員,參加學長姐們的開會,活動去拍照...當初帶我的組長說:
玩相機是很浪費錢的,但是在社團就不用怕,因為拍活動就是在學經驗
又不用浪費錢可以報公費(哈哈!)就這樣一年學習了拍照的一些技巧。
當時社長有意,希望我能在大二接任社長一職,但是我覺得自己不想忙
所以只答我想接任幹部就好...
大二時,接任副社長後,才慢慢的再次認識這個社團,以社員的角度
跟幹部的角度來看這社團是不一樣的,社員是參加活動,而幹部是--
舉辨(創造)活動,因此這二個層次是不同的,簡單來說,幹部定游戲,
社員是參加游戲(或被玩弄者),所以學到的更是多元化,如何企劃活動
重點:人事時地物,時間的安排可分為社團行事曆的訂定,開學-期中考
-期末考扣除後可安排的時間到底有多少,我們社團要舉辨多少活動..
加上必要的活動-救生員班、水上安全推廣會...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時間
而一個活動的舉辨從-企劃書的編寫-場地租借-活動內容-(教練團紅十字會、
三重救生會人員)-訂案-校內活動申請(找助教)-報名-活動開始(結束)-活動
金費請款-結束;從上這些步驟都是不同的學習經驗。
大三,接任社長,同時被其他社團社長推選為-體育性社團總召集以及
全校日間部社團社團總召集人(社團分六大屬性體育、藝術、服務、...
六個總召再選一個總召集人),那時學到的就是認識其他人的社團活動、
參加校外的活動...那時的學校有73個社團,而當社長的第一件事,
參加學校舉辨的領導才能營,裡面有學會的會長及各社團的社長,
如果以我當時的心境來說,社長應該是公關工作的延伸,
認識這群會長跟社長;參加校外活動,為校增光
--體委會辨的全國體育社團聯展-- 得佳作(全部30幾個社團,前十名佳作),
帶領公司團體浮潛二日遊...;到這邊 我想我學到的是
--增加自己的眼界學習他人的社團經驗...
在這社團,你學到了什麼:
我想是因人因時而異的,如果你們有機會問問現任或前任社長、幹部
相信答案是多樣的,就如同之前所說的
這社團提供你什麼一樣,每人的目地不同,得到的也就不同。
結選於奇摩家族我的留言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布魯格林 的頭像
    布魯格林

    布魯格林's Blog

    布魯格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